top of page

陳漢橋

指導老師:呂兆民

精神性空間重塑

宗教院落與紀念館的對談

寺廟作為傳統社會十分重要的公共信仰空間,始終在社會中擔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。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間,亦是當地民眾日常生活的中心。位於北京大柵欄地區的護國觀音寺,作為傳統社會周圍居民舉辦民俗儀式和商業行為的重要空間,圍繞寺廟、商戶、僧人與市民形成了共贏的社會關係網絡。


在觀音寺經歷文化大革命後遭到棄用,其宗教性質在慢慢被磨滅。而我希望重塑信仰空間,將象征過去居民與僧人生活的精神性空間做回歸的處理,通過建立展覽館、展示街道生活等方式進行呈現。


我通過重塑觀音寺這種公共的、有傳統內容的老城空間,尋找一種新的面向社區、面向公共的處理方式,試圖尋找一種在社區內重新分配價值的方式,試圖以一種新的視角與方式將一個城市中舊的破敗寺廟空間激活。

bottom of page